講述孫中山來檳事蹟的電影《夜。明》曾在該館取景,其中戲肉“庇能會議”的劇照被放在紀念館內供參觀者觀看。
他,是偉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;他,將中國從5千年封建帝制中解放,讓中國步向民主,同時也改變了世界格局;他,就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。
當大家只看到孫中山輝煌,革命路上的起伏與辛酸卻鮮為人知。
今天,就讓搜尋隊帶領大家來到孫中山檳城基地,一起回顧孫中山那一段絕不平坦的改革之路。
100年前,經歷9次革命失敗的孫中山輾輾轉轉來到檳城。除了面對一連串的起義失敗及同志們的殉難犧牲,各國打壓及清廷追緝,都讓孫中山領導的革命組織-同盟會士氣非常低落。
然而,“落魄”的孫中山依舊不放棄革命,並在1910年11月13日,在打銅仔街120號召開“庇能會議”,這秘密會議上孫中山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,激發革命黨人重新奮起,據說孫演講時聲淚俱下,在場人士無不動容,即席籌得8000餘元。
因為庇能會議的成功,造就了黃花崗起義和改變中國命運的辛亥革命,所以中國走向富強,可說與檳城有莫大的關係。
當年,華僑傾家蕩產捐獻給革命的場景已不在,只剩下打銅仔街120號這所老屋供我們追憶推動民主的不容易。
該紀念館除了陳列孫中山的革命事跡之外,也有擺設早期生活及廚房的用具。
由於它深厚的歷史事跡,吸引不少海內外領袖觀光,包括前任首相敦馬哈迪、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人。
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開放時間:週一至週六,上午10時至下午2時,入門票為3令吉,該館聯絡電話:04-2620123或016-4620556。
消費:★★★ *** 娛樂:★★ *** 休閒:★★★ *** 見聞:★★★★★ *** 整體:★★★
紀念館牆上除了掛上孫中山的歷史文獻外,也展出了當代檳城著名華僑的事蹟。
興建于1870年的紀念館是屬典型中國合院式的房屋,屋內擺放古董的櫥窗可以看到天井的倒影。
各類早期生活及廚房用具,如瓟椰刀、火炭熨斗、輾壓石棒、挑檔等陳列在紀念館後半部。
建築物業主數度易人,現由館主邱思妮所擁有,門上商號“莊榮裕”依舊保留。
“華僑是革命之母”這是孫中山對華僑在中國革命事業上的評價。詳文










